防爆墙耐火极限1-4小时选择 日期:2025-9-26 | 阅读:85 次 防爆墙的耐火极限选择在1至4小时之间,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、火灾风险等级、功能分区及国家相关规范综合确定,不能随意设定。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火灾试验条件下,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整性(不出现穿透性裂缝或孔洞)和隔热性(背火面平均温升不超过140℃,任一点温升不超过180℃)的能力。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、消防救援和相邻区域保护的有效时间。 对于一般工业厂房、仓库或辅助用房,若火灾荷载较低、人员密度小、疏散路径较短,可选择1小时或2小时的耐火极限。这类场所爆炸风险虽存在,但火灾蔓延速度相对较慢,较短的耐火时间已能满足基本防护需求,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。 而对于高风险区域,如石化装置区、易燃液体储罐间、危险品仓库、地下变电站或人员密集的控制室,则应选用3小时或4小时的高耐火极限防爆墙。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,燃烧剧烈、温度高、持续时间长,且可能伴随爆炸连锁反应。高耐火性能可有效延缓火势向相邻区域蔓延,保护关键设备和生命通道,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。 此外,还需结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 50016)、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》(GB 50160)等要求进行判断。例如,规范中明确要求某些甲类厂房、防火分区隔墙或重要设备室的墙体耐火极限不得低于3小时。 同时,耐火极限的选择也影响材料构造:1-2小时多采用岩棉填充的金属复合板系统;3-4小时则常需使用厚层硅酸铝棉、轻质耐火混凝土或增加防火板层数,并优化节点密封处理。 因此,合理选择耐火极限,既要满足安全冗余,又要避免过度设计,在风险评估基础上“按需设防”,才能实现安全、合规与成本的较优平衡。#防爆墙#